首 页 科技动态 通知通告 优秀图书推介 科普政策 科技周 科技展览 科技节日 专家讲座 科学百科 场馆基地 科普统计
通知通告 更 多>>
关于开展2013年度全省科普...
关于举办2014年黑龙江省科...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举...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中共...
关于举办2012年黑龙江省科...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
2012年全省科普优秀作品公...
科普工作统计培训材料下载
关于举办2010年黑龙江省科...
 
科普知识 更 多>>
CNN评2014十佳发明:智能头...
以色列将建磁悬浮“空中汽...
研究发现四色定理可用于解...
超级“注水”电池续航达3千...
以用DNA链造出纳米机器人 ...
德物理学家发现新型接受设...
  黑龙江科普城 > 科学百科 > 气象万千
"在手机上装温度计"收集气象数据 两三年内或实现
2014-09-28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甘肃兰州气象台工作的李栋梁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马路对面的一家大型企业的员工们总是做着与气象台员工相反的动作———气象台员工带伞,他们就不带。“这足以表明当年人们心中对于气象预报的准确率是缺乏自信心的。”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院副院长的李栋梁昨天向早报记者表示。
  如何提升民众对气象预报的信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院长王振会教授昨天向早报记者表达了他的一个看似很远、实际上又可以操作的“畅想”———在手机上装上温度计,随时向气象部门提供所在地理位置的气象参数数据,以便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能够更加准确。
  “这绝对不是天方夜谭。”王振会表示,国外相当一部分观测数据来自于民间的企业和行业。“一架飞机从上海飞到南京,在途经苏州、无锡上空的时候,就可以向气象部门提供该地区上空的大气环流、温度等数据,这就为做天气预报提供了可参考依据。”照此逻辑,将这些仪器进行微型化装在手机上也就自然可以想象了。
  据了解,气象预报中,基础性的观测数据越多、越全、越精确、所能代表的地理范围越广,那么对某一地区未来的天气预报就更准确。因此在王振会看来,全民性的参与可在更大程度上广泛收集数据,而以当前的技术水平,要做到并不是一件难事,甚至在两三年内实现都有可能。
 
     
   
     
     
     
 
 
 
Copyright ©2001-2013 黑龙江科普城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黑龙江省科技信息中心(中国龙网)
TEL:(0451)82623994 caih@ems.dragon.net.cn 黑ICP备075019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