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科技动态 通知通告 优秀图书推介 科普政策 科技周 科技展览 科技节日 专家讲座 科学百科 场馆基地 科普统计
通知通告 更 多>>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举...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中共...
关于举办2012年黑龙江省科...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开...
2012年全省科普优秀作品公...
科普工作统计培训材料下载
关于举办2010年黑龙江省科...
关于开展科普工作调研的通知
关于征集2010年黑龙江省科...
 
科普知识 更 多>>
交通运输
军事天地
地球科学
海洋科学
风土人情
环境保护
  黑龙江科普城 > 科普政策
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内容与目标
2013-04-26     
     
  科学技术部 教育部 中宣部 中国科协 共青团中央 
 2001-2005年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内容与目标 
 根据我国3至18岁儿童、青少年(以下简称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阶段和接受教育的平均水平,现将其按照年龄划分为五个阶段,即:A段(3-5岁)、B段(6-9岁)、C段(10-12岁)、D段(13-15岁)以及E段(16-18岁)。针对上述年龄阶段,分别设定以下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内容和目标: 
A段(3-5岁) 
3-5岁时儿童的认知和活动能力已有相当的基础。该年龄阶段的儿童主要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认识事物,因此实践操作、游戏等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形式,通过这些形式来感知身边的自然现象,学习简要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应该关注他们合乎科学的个人生活行为和习惯的培养,从中受到科学技术的熏陶和体验。 
1.科学态度 
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幼儿感知身边科学技术的存在,形成科学技术能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初步印象。 
对身边现代生活中科学技术的印象 
*形成对衣、食、住、行以及娱乐中现代科技成份的初步印象。 
*知道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使日常生活用品不断升级换代,科学技术在社会和家庭中无处不在。 
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知道科学的生活会带来优美的环境。 
*知道科学技术能给人类带来幸福,使用不当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目标2 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现代生活用品的观察和操作活动,培养幼儿关注生活中科学现象的意识。 
对身边的科学现象的关心 
*有感知身边的科学现象的愿望。 
*经常被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所吸引。 
*对身边的各种现象充满好奇,常问"是什么?""为什么?"。 
对周围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的观察 
*喜欢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能大胆提问,希望解开头脑中的许多谜。 
目标3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玩具和现代生活用品的摆弄,萌发幼儿关心科学、好奇、好问、乐于尝试等积极情感。  
被身边的科学现象所吸引 
*能经常发现周围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 
*喜欢知道常见的小动物、花草树木的名称、习性、养护方法。 
*能大胆、自信地把知道的和正探究的科学知识和现象告诉小伙伴。 
对身边的科学现象的观察和积累 
*乐意介绍幼儿园、家庭、社会生活中的玩具和现代生活用品。 
*喜欢生活中的新用品,乐意感知和使用。 
对一些科学现象的尝试 
*积极感知各种科技活动,喜欢摆弄。 
*在游戏或操作活动中喜欢寻找不同的方法。 
*在反复尝试实践后再得出结论。 
2.科学知识、技能 
(1)生命科学 

目标1  
通过幼儿对自己身体的认识,了解人体形态及其保健。  
人体与保健 
*感知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知道如何保护它。 
*了解基本的营养、卫生与保健的作用。 
目标2  
通过对周围的生命现象的观察,感知生命的形态与用途。 
生命的形态与用途 
*感知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用处。 
*感知常见动物的形态与本领。 
目标3 
通过对周围生命体的观察与比较,感知生命的种类。 
生命的种类 
*能分辨植物与动物。 
*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种类。 
*区别栽培植物、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 

目标4通过对周围生态现象的观察,感知生命体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生命体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感知一年中气候变化对生命体的影响。 
*感知周围常见动植物的生活、生长习性。 
*知道生命体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知道生命体与生命体之间是有关系的。 
*知道人类应当保护环境。 
目标5 

通过对动植物生命现象的观察,感知生命体的繁殖与生长的过程。 
生命体的繁殖与生长 
*感知各种生命体的生长过程。 
*感知生命体的延续主要是依靠不同形式的繁衍方式(植物、动物)。 
(2)物质科学 
目标1 通过对日常物品的观察、摆弄和分类,让幼儿感知物体的特征、区分、性质。 
常见物体的性质 
*对生活用品的简单描述和分类。 
*常见物体知道由那些材料做成。 
*物质有不同的形态和状态。 
*知道声音和光的简单性质。 
目标2 
通过推、拉、滚等动作的描述和操作,使幼儿意识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 
物体的运动 
*受到足够大的力的作用,物体会运动。 
*物体运动与磨擦力。 
*了解物体的物理变化。 
目标3  
通过摆弄和动手操作,使幼儿理解物体可以加工和利用。 
物体的加工和利用 
*材料可以加工成各种物品。 
*废旧物品可以用来加工成玩具和有用物品。 
(3)地球与空间科学 
目标1通过观察周围世界和自然现象,让幼儿知道地球的表面及其变化。 
地球的表面 
*地球表面有生命体和非生命体及现象,而且这些现象是在变化的。  
*地球上有白天、黑夜的变化。白天、黑夜变化一次,就是一天。 
*地球上的气候可分成季节。我国是四季。 
目标2  
通过对天空中一些景像的观察,让幼儿认识天空中的物体及其变化。 
天空中的物体 
*天空中有各种物体,有的是自然物,有的是人造物,它们都会运动。 
*太阳给生命体带来光和热。人类利用它制造了各种太阳能设备。 
*人类研制了各种飞行器并借助它离开地面,直至飞向太空。 

目标3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让幼儿认识地球物质与人类的关系。 
地球物质与人类的关系 
*岩石、土壤、水分和大气都是地球的物质,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地球上的物质是十分丰富的,但人类如果无限制地使用它,可用资源将枯竭,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就将受到严重影响。 


(4)军事科学 
举办玩具展览等活动,了解各种常用军事武器,枪、炮、飞机、军舰等。 
(5)科学前沿与高新技术 
目标1通过演示、讲解和简单的操作活动,使幼儿感知生活中的高新技术现象。 
信息的传输 
*看、听、说等是最直接的信息传输。 
*各种类型的电话使远距离信息传输变得更快、更方便。 
*电视每天都在传播信息,它不仅可以传送声音,而且可以传送文字和图像。 
*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是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控制手段。 
生活中的高新技术现象 
*工农业方面:节能灯,食品保鲜,无土栽培,温室栽培等。 
*城市建设方面:城市立体交通建构。 
*其他方面:机器人、磁浮列车、克隆动物。 
(6) 
实用技术 
目标1通过操作性活动,使幼儿熟悉常用生活器材和简单工具的使用,掌握简单的操作技能。 
家庭生活中的技术 
*了解一些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知识,并能在家长指导下正确使用。 
*知道家庭中的简单工具,学习安全、正确地使用它们。 
社会生活中的技术 
*学习打电话。知道父母单位或家中的电话号码,知道110、119、120等各有什么用。 
*辨别在家庭周围的几条路及它们的方位,大致指出家庭所在地的位置。知道住处附近的标志性建筑物。 
学习生活中的技术 
*学习分类整理物品。 
*会折纸和简单的橡皮泥塑。 
*能用不同的物品进行组合、造型。 
(7) 
科学技术史 
目标1通过故事、录像、访问等形式,使幼儿了解一些科学发明和科学家。 
科学发明和科学家 
*人类一直在进行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 
*通过参观现代化生产线与手工作坊,感知技术的进步。 
*参观或观看录象等让幼儿感知港口的轮船、飞机场的飞机起飞等,对它们产生的兴趣。 
*知道几位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培养对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尊敬。 
目标2 通过参观知道科学技术的历史。 
3. 

科学方法、能力 
目标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等科技普及活动,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观察的方法和能力 
*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观察要有目的、要专注、要全面、要仔细、要交流。 
*借助工具观察。观察往往有局限性,为避免观察的局限性,可以借助某些工具进行。 
比较的方法和能力 
*学会比较不同的事物,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会比较同一类事物,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目标2 
通过触摸、摆弄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做实验能力。  
尝试探索的方法和能力  
*学会使用一些小实验的器材。 
*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并观察它们的效果。 
*独立或合作完成一些手工练习,小制作。 
*学习与同伴交流实验结果。 
目标3引导幼儿收集信息,培养收集、保存、展示信息的能力。  
信息收集的方法和能力 
*了解收集信息的几种渠道和方法,知道可以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 
*知道交流信息和展示信息的一些方法。 
4.科学行为、习惯 
目标1 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幼儿养成科学的生活、学习习惯,为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学会科学地学习 
*学会翻书、看书、握笔,有正确的拿笔、看书、握笔姿势。 *学会结束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能自己收拾、整理学具,放归原处。 
*无论自己是否同意别人的想法都应该认真倾听。 
*耐心听完别人的话后再说自己的想法。 
*会用举例、类比等事实材料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会科学地生活 
*会正确地盥洗、进餐、站和坐、行走和活动。 
*会正确辨别一些交通标志,知道令行禁止。 
*会保护周围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纸果壳,不随地大小便。 
*爱护花草树木。 
目标2 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活动,使幼儿养成科学行为习惯。 
质疑的行为习惯 
*能从书本中、交流中、观察中、操作中、小实验中发现问题,并大胆提出问题。 
摆弄的习惯 
*有对材料或物品拆拆、装装、拼拼、搭搭的习惯。 
*有对自己拆零的物品恢复、组合的习惯。 
B段(6-9岁) 
 6-9岁是小学初始阶段。该年龄阶段的儿童开始进入义务教育,但他们的心理还具有明显的儿童特征,好奇好问,好动手好探索,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并产生求知欲望,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观念、精神、态度的重要时期。因此结合学校的学习,课外科学技术普及教育在内容上应以小制作、小饲养、植物栽培、小实验等动手实践的科技活动为主,引导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兴趣,让他们了解一些有关科学事物的知识与技能,关注他们科学的个人生活与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注意其科学方法与能力的训练。 
1.科学态度 
目标1 通过参观访问和动手实践活动,理解生活中处处有科技,能亲身感受社会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
生活中处处有科技 
*知道并体验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使人类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体验生活中新技术产品不断出现,技术含量不断增大。 
对现代高科技生活用品的向往和追求 
*关注身边的现代生活用品的品种、质量和使用价值。 
*对选择和使用高科技现代生活用品有较大的兴趣。 
对高科技现代生活用品的辩证认识 
*认识现代科技产品的积极效果,认识到使用不当会带来负面影响。 
*感受高科技现代生活用品在改善生活质量和破坏生活环境方面的双重作用。 
目标2 通过对自然现象和高科技现代生活用品的观察、探究活动,激发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愿意探究、乐意合作。 
对自然现象和高科技产品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了解和爱护大自然,有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 
*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高科技产品充满兴趣,有探究的愿望。 
形成对科学精神的初步认识 *知道从事科学活动必须学习、钻研、尝试、合作、自信、进取、创新。 
*知道科学研究需要艰苦奋斗,坚韧不拔。 
在学习和探索中的交往和合作 
*知道科学研究需要互相切磋、共同配合。 
*积极参与科技探究活动,提出建议,注意采纳别人的正确意见,分享成功喜悦。 
*愿意在操作活动中合理分工,发挥各人的长处。 
目标3通过对自然和科学现象的探索,鼓励在科技活动中专心致志、耐心细致、相互合作、有始有终。 
对身边的自然科学现象的关注 
*主动关心观察身边的自然科学现象。 
*对生活中的某些自然科学现象特别关注,能主动搜集资料学习和探索。 
*乐意参与各种科技活动,总想发现科学现象的奥秘。 
对身边的自然科学现象的尝试、探索 
*愿意尝试、探索自然科学现象。 
*在尝试、探索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信心、耐心、决心、恒心。 
*尊重尝试、探索的结果,尊重事实。 
尝试、探索中的合作精神 
*乐意和他人一起学习,一起探索。 
*在尝试、探索中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说明自己的想法。 
2.科学知识、技能 
(1)生命科学 
目标1 通过6-9岁的小学生对自身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人体形态与保健。 
人体形态与保健 
*了解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知道它们的作用和如何保护它们。 
*了解营养、卫生与保健的方法。 
*了解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并积极参加锻炼活动。 
目标2 通过对周围动植物的观察与探究,了解生命的形态与功能。 
生命的形态与功能 
*通过对周围常见植物的观察,了解植物六大器官的形态、营养器官与繁殖器官的功能。 
*通过对周围常见生物的观察、整理,了解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一般形态、习性与功能。 
*了解人类是地球上最高等的生命。 
目标3通过对周围大量生命个体的观察与比较,了解生命的类型和多样性。 生命的类型和生物多样性 
*根据形态特征认识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种类。 
*能分辨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了解常见的食用菌。 
*了解周围有多种微生物存在,它们有的有益,有的有害。 
目标4 通过对周围生态现象的观察与探究,了解生命体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生命体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了解季节气候变化对生命体的影响。 
*了解周围常见动植物的生活习性。 
*了解生命体对环境的适应。 
*了解生命体与生命体之间、生命体与环境之间是有联系的。 
*了解人类与环境的紧密联系。 
目标5通过对昆虫的发育等生命现象的观察与探究,了解生命体的生命过程。 
生命体的生命过程 
*观察与了解昆虫的生命过程。 
*观察动、植物繁殖方式。 
(2)基本物质科学 
目标1 通过对常用物体的观察、使用,学会描述物体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物质与物体 
*认识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物体。 
*知道物质与物体的联系与区别。 
物体的性质和用途 
*认识生活中常见物体和水、空气、光、电和火的特性及用途。 
*了解物体在性质、构造、用途上的差异。 
目标2 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了解物体的运动变化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物理现象。 
*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通过加热和冷却可以使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理解温度变化对物质的作用。 
*了解物体的运动变化 
*知道外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 
*自己动手做光、电、热、磁、声的小实验。了解观察和控制的多种方式,懂得现象是可以观察和控制的。 
*通过小实验了解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通过小实验了解电的种类和利用方式。 
目标3通过简单的制作,掌握物体的测量方法,能正确使用简单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践问题。  
物质的开发和利用 
*人类创造了开发和利用物质的多种方法。 
*物质经过开发和利用,可以加工成物体。 
*通过制作知道,一种物品也可以由多种物体组成。 
(3)地球和空间科学 
目标1通过观察、考察、制作等活动,认识地球的概况以及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 
地球的概况 
*知道人类居住的地方叫地球。地球是接近于规则的球体。地球上有陆地、海洋、天空。 
*在我们周围有空气和水,怎样可以感知空气的存在呢? 
*地球上有昼夜变化、天气变化、季节变化,还有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 
*地球上的岩石受天气冷热、植物生长、流水侵蚀的作用会发生变化,有的慢慢变成沙和粘土。沙和粘土有很大区别。 
目标2通过观察、调查、阅读等活动,认识地球外的天体。 
太阳和月亮及其变化 
*知道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物体在阳光下会产生影子,影子会发生变化。 
*通过观察了解人类看到的月亮形状在一个月中是不同的。月亮上没有空气和水,也没有生物。 
目标3通过观察、调查、访问、小实验等活动,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保护水资源 
*知道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动、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 
*认识与体验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认识我国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4)军事科学  
 通过参观军事博物馆或观看录像、画册、图片等了解冲锋枪、高射炮、坦克等军事武器的功用。 
(5)科学前沿与高新技术 
目标1通过参观和操作活动,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广泛用途,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知识。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用途 
*了解电子计算机在学校、银行、医院、邮局、商店等许多场所被广泛使用。 
*通过参观一种由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机器,体验电子计算机在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操作电脑,认识电子计算机与生活的联系。 
信息技术和信息媒体 
*知道远程信息传输有多种手段,如传真、无线传呼、移动通信网络等,这些通信手段不仅可以传送声音,还可以传送文字,图像。 
*纸张、录音磁带、录像带、电影片、唱片、磁盘、光盘等是信息记录的媒体。 
目标2 通过调查、考察、参观等科技活动,进一步了解身边的高新技术应用情况。 
身边的高新技术应用情况 
*空间技术方面:载人宇宙飞船登月成功,太空望远镜等。 
*新材料技术方面:工程塑料的使用,铅型复合材料的使用等。 
*激光技术方面:激光电影、激光音乐等。 
*新能源技术方面:太阳能、风能、电能、热能原子能的应用等。 
(6)实用技术 
目标1通过自己动手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会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技术。 
日常工具、器具的使用技术 
*能根据需要选择和合理使用简单的工具。 
*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家用器具。 
实验工具的使用技术 
*能用实验工具和测量仪器,测量物体的重量、尺寸、形状、温度等。 
*学会记录数据和绘制简易的图形、图表,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掌握描述和比较物体的重量、形态、质地、大小、颜色等的简单方法。 
参与科技活动的技术 
*常用的种植和饲养技术。 
*能开展小制作、小创作。 
*初步的使用照相机和摄像机技术。 
*初步学习摆弄计算机,用计算机查网点、发电子邮件、记录信息、玩游戏等。 
(7)科学技术史 
目标1通过参观、访问、阅读和实际模拟体验等形式,了解古今中外的一些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知道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能源的变化。 
*日心说。 
科学家和发明家 
*知道一批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与发明家的故事,如张衡、李冰、侯德榜、李四光、牛顿、莱特兄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爱迪生等。 
3.科学方法、能力 
目标1通过大量的直观观察,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对客观事物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观察的方法和能力 
*培养有意注意,能有目的地观察客观事物。 
*能用感官和简单工具对熟悉的材料或事物进行观察。 
*能够用图示或文字做观察记录,并对观察结果作结论。 
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方法与能力 
*能够描述与比较物体的数量、形态、质地、大小、重量、颜色和运动。 
*能比较正确地概括一些客观事物的特征与特性。 
目标2通过操作学会正确使用一些实验器具,掌握动手做小实验的基本方法。 
实验操作的能力 
*认识一些常用的实验仪器,并了解它们的操作方法。 
*能设计并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小实验。 
了解比较、分类、类比等实验方法 
*能通过研究对象和已知事物的对比,进行比较研究。 *运用分类、类比的方法观察实验过程整理实验结果。 
目标3通过参与各种科技活动,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 
信息收集的方法和能力 
*多看、多听、多问,具有收集信息的意识。 
*能够在别人的帮助下,从报纸、广播、电视、书籍等媒体中获取信息。 
信息处理的方法和能力 
*能基本说清楚信息媒体表达的主要内容。 
*能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类、整理。 
*能够与他人交换对信息的看法。 
4.科学行为、习惯 
目标1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培养主动、独立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的培养 
*能够制订初步的学习计划。 
*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有不懂之处,向老师、家长、同学请教。 
*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按时、独立完成各种学习任务,有错误要订正。 
目标2通过日常生活各个环节,初步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行为和习惯。 
个人生活行为和习惯 
*尊重他人、遵守规则。 
*学会自己穿衣服、叠被子、系鞋带、用正确的方法刷牙等。 
*在生活上遇到问题、困难,能想办法克服或向成人求助。 
目标3通过家庭、学校生活的各个环节,培养初步适应集体生活,积极维护环境卫生的行为习惯。 适应集体生活 
*友爱同学,互帮互助。 
*严格遵守集体的规定。 
*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 
*有集体荣誉感。 
维护环境卫生 
*懂得人是生活在环境中的,人需要良好的环境。 
*会合理处理各种垃圾,保护环境卫生。 
*积极参加维护环境卫生的活动。 
C段(10-12岁) 
 9-12岁是小学的高年级阶段。经过3年多的学生生活,该年龄段的少年已经适应学校生活,初步养成小学生的生活习惯,掌握了读、写、算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因此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应该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注意对科学原理与规律的探究,增加学习内容的深度,加强对科学态度的体验。在内容上除了广泛了解与知道科学事实知识外,还应加强行为、习惯与方法、能力的培养。在方式上除了动手实验的科技活动外,还可以增加一些社会调查、项目研究等综合性较强的科技活动,对一部分优秀学生可以让他们尝试参与与体验比较正式的科学课题研究与探索的活动。 
1.科学态度 
目标1通过各项科技活动,进一步树立学习现代科学、弄清科学道理、尊重科学事实、热爱科学真理、学会科学的生活等观念,有创新的想法。 
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 科学技术的发展要靠一代一代人从小立志,打好扎实的基础,长大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 少年儿童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后备军。要从小勤于学习、敢于怀疑、善于思索、勇于创新。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 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影响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精神尤其重要。 
* 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影响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消极方面特别需要引起注意。 
创新的想法 
* 知道创新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发展离不开创新。 
* 从小树立要不断创新的想法,积极争取在学习生活中有新发现。 
目标2通过科学实验和操作活动,培养寻找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科学问题答案的意识,培养尊重科学、热爱科学,长大为科技创新作贡献的情感。 
对自然现象和科学问题的探索 
* 对生活中未知的科学问题感兴趣,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答案。 
* 喜欢科学幻想,经常与伙伴交流。 
对科学和科学工作者的认识 
* 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永无止境的,需要每一位科学工作者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 知道科学的成功需要顽强的毅力和艰苦的探索。 
* 在科技活动中能合理分工,积极合作。 
目标3 通过各项科技活动,锻炼思考科学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踏实的学习和探索态度。 
对科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并表现出积极思考,探究其中原因的意愿。 
* 认真对待科技活动中的观察、调查、实验操作与资料整理,认真追求科技活动的结果。 
* 有对已知的科学现象进行理性描述和解释的愿望。 
思考和探索中的严谨踏实态度 
* 在科技活动中十分努力,一丝不苟。 
* 在探究中遇到问题时,能实事求是,不强辩;听取意见,不搪塞。 
* 对应该掌握的科学知识认真弄懂,不囫囵吞枣。 
对高科技现代生活用品的态度 
* 积极搜集生活中的高科技现代生活用品信息,乐意与同伴交流。 
* 能发现一些高科技生活用品的优点和不足,并与同伴讨论如何合理使用。 
* 喜欢了解各种生活用品中的科技含量,对产品说明感兴趣。 
2.科学知识、技能 
(1)生命科学 
目标1通过对9-12岁的少年身体的自我认识,知道人体组成系统与相应的保健。 
人体与保健 
* 运动系统与保健。 
* 循环系统与保健。 
* 呼吸系统与保健。 
* 消化系统与保健。 
* 泌尿系统与保健。 
* 皮肤与保健。 
目标2 通过对周围动植物的观察与探究实验,进一步了解生命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生命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 知道周围绿色开花植物六大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知道周围常见典型动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目标3通过对周围大量生命个体的观察与比较,知道生命的类型和多样性。 
生命的类型和生物多样性 
* 能根据形态结构特征进一步认识周围的动植物种类。 
* 知道周围有代表性的藻类植物、菌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 知道周围有代表性的常见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目标4通过对周围生态现象的观察与探究,知道生命体的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生命体的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 知道周围常见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方式。 
* 知道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环境对生命体的影响。 
* 通过小实验知道生命体对环境的适应(如:叶的分布等结构适应和动物迁徙等行为适应)。 
* 通过调查知道生命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生命体生长的影响(竞争关系、互利关系等)。 
* 通过小实验知道生命体对生命环境的适应(变色等)植物叶子的趋光性。 
* 通过调查,能举例说明人类与动植物的依赖关系。 
*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甚至毁灭。 
* 知道人类应当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 
目标5 通过对周围典型动植物的生命周期与遗传现象的观察与探究,知道生命延续的基本过程。 
生命的延续 
* 能说出周围典型动植物的生命周期(如青蛙的一生、某一种树的一生等)。 
* 知道代与代之间通过遗传使生命得以延续。 
(2)基本物质科学 
目标1通过对常见物体的观察、测量,认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理解物质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 认识周围常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并将各类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联系起来。 
* 理解各种物质都具有密度、沸点、溶解度等特性。 
* 能用体积、质量和形状等描述物体,能利用某些性质区别不同的物质。 
目标2 通过现象观察与分析,了解物体的运动以及物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变化,认识和理解一些物理化学现象,知道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变化的条件。 
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 了解物体运动可以通过测定其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来描述。 
* 了解外力对物体的作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 通过小实验,进一步认识知道重力、弹力、磁力等特点和对物体的作用。 
* 通过小实验,进一步认识光的传播特性和实际应用。 
* 通过小实验,进一步认识声音的特点和控制。 
* 通过小实验,进一步认识热的多种传递方式与应用。 
* 通过小实验,证明电可以产生光、热、声和磁效应。 
* 知道电的产生和应用,以及简单的电路性质。 
* 能设计小实验证明磁体的相互吸引和排斥。 
目标3 通过信息收集和查询,认识自然界的能源、资源以及常见开发利用的方式;通过科技活动和小实验,认识生活中有科学,能把所学科技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人对能源、材料、环境的开发和利用 
* 通过观察、调查,进一步了解风能、水能、生物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 
* 认识常用有机高分子材料和能源知识。 
* 通过调查了解能源工业的发展和常用材料的生产方式。 
* 能说出人口、能源和环境之间的联系。 
* 能利用日常生活器材和废旧物品,设计简单的实验,演示某些现象。 
* 能选择工具进行简易测量,并按要求记录测察结果,得出初步结论。 
(3)地球与空间科学 
目标1 通过观察、考察、调查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地球的结构及由此产生的自然现象。 
地壳及其运动 
* 知道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地壳的深处有炽热的岩浆,岩浆冲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现象。 
* 通过考察,进一步认识地壳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地壳深部的物质运动能引发地震。 
* 能识别花岗岩、石灰石、大理石等周围最常见的岩石,了解化石与生物、环境变化的关系。 
* 知道煤和石油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它们是古代生物遗体在地下温度和压力作用下逐渐进行着物理和化学的不断转化形成的。 
地球上的水 
* 知道地球上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十分之七。海水有潮汐变化,海底崎岖不平,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 通过观察,进一步了解云、雾、霜、雪、雨等常见天气现象的形成。能说出天气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 通过观察,体验自然界的水在海洋、天空和陆地之间不停地循环变化,它既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又带来水旱灾害。 
目标2通过观察、调查、阅读等活动,认识宇宙中的天体及其运动。 
宇宙中的地球 
* 通过观察、体验太阳、地球和月亮处于规律的并可以预测的运动中。这些运动可解释日、年、日、月相及日食、月食等现象。 
* 通过模拟,知道一天中气温的变化与太阳高度的变化有关。 
* 知道恒星能自己发光,是最基本的发光天体。为便于认星,可以将投影在天穹上的星星连成星座。并认识到构成一个星座的恒星,彼此往往没有相互作用和联系。 
* 知道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地球的卫星是月球。以太阳为中心,连同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和小行星等组成了太阳系。 
* 知道银河系是由1500亿颗恒星组成的星系。太阳系只是银河系的极微小部分。 
* 知道河外星系是银河系外的星系,距地球最远的超过120亿光年。 
目标3通过观察、调查、考察、访问等活动,认识人类保护环境的意义。 
保护环境 
* 知道人们不断地在用仪器监测地壳运动。预测地震的发生和发展,可以减少地震对人类带来的灾害。 
* 认识可再生资源及不可再生资源;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持续利用可再生资源。 
* 通过调查,认识到搞好自然资源的保护、防止环境污染是人类生存生活必须解决的问题。 * 能自己设计,开展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调查、小实验等活动。 
(4)军事科学 
 了解"战争之种"-导弹、"爱国者"导弹是怎样栏截"长毛腿"的,战功赫赫的水下杀手-潜水艇的初浅知识。 
(5)科学前沿与高新技术 
目标1 通过阅读、讲座、参观、访问等科技活动,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地球的起源是当代自然科学中的基本问题。 
宇宙的起源与演化 
* 了解"大爆炸宇宙"模型的基本论据。 
* 知道现在估计的宇宙年龄约150亿年。 
地球的起源 
* 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 
* 知道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距今年龄值。 
* 知道人类出现的大致时期。 
目标2通过演示、操作、参观、考察等活动,了解电子计算机的特点和组成,并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 能说明人每天与各种各样的信息打交道,人的生活离不开信息。 
* 知道现代通信是社会交往的纽带,各种通信手段通过网络的形式把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 对电子邮件、因特网等现代通信方式有所了解。 
电子计算机的特点和组成 
* 知道电子计算机的内部主要组成。 
* 通过考察,对电子计算机高速的计算功能、大容量的存储功能与实时控制功能等有初步的了解。 
* 通过调查,能说出电子计算机发明以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目标3 通过阅读、参观、访问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对生物技术相关知识的了解。  
生物技术知识 
* 了解青霉素、啤酒、味精等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医药、食品的生产与生物技术的关系。 
* 知道酒、醋、酱等与发酵的关系。 
* 知道加酶洗衣粉中酶的作用。 
目标4 通过参观、访问、阅读、考察等活动,加深对身边高新技术应用现象的认识。 
身边的高新技术现象 
* 空间技术方面:人造地球卫星在通信、导航中的应用;卫星的种类有通信卫星、天文卫星、遥感卫星、气象卫星、军事卫星等多种。 * 新材料技术方面:先进的金属材料及先进陶瓷材料等。 
* 激光技术方面:激光加工、激光医疗、激光武器等。 
* 新能源技术方面:核能的利用、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等。 
* 环境保护技术方面:污染水处理技术、绿色食品和绿色产业等。 
(6)实用技术 
目标1通过动手制作,知道实际生活中常用工具的种类、特点和基本使用方法。 
常用工具 
* 测量工具,如卷尺、电子秤等。 
* 手工工具,如美工刀等。 
* 木工工具,如刨子、锯子、划线工具等。 
家用电器 
* 会开关家用电器,有初步的安全用电常识。 
* 会正确使用日常家用电器,如电饭煲、微波炉、电视机、录相机等。 
目标2 通过参加各种科技活动,了解科技制作的基本步骤与方法,掌握一些简单科技作品的制作。 
科技制作 
* 了解有关科技活动的基本知识。 
* 主要围绕"三模"的制作,知道科技制作的全过程,并掌握一些基本技能。 
* 会利用生活中现有的物品进行小制作。 
* 具有一定的科技制作兴趣。 
(7)科学技术史 
目标1通过讲座、阅读、参观、访问和实际模拟体验等形式,围绕一些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具体事例,知道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给人类带来了文明。 
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 
* 进一步了解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事例,如电子计算机的发明等。 
* 了解科学的进步丰富了人类的头脑,技术的进步突破了人类躯体的局限,给人类带来了文明。 
科学家和发明家 
* 进一步知道古今中外有影响的科学家、发明家与他们的事迹。 
* 了解、体验科学家与发明家的好奇心、事业心、不畏艰难、求真求实等精神。 
目标2 通过阅读、讲座、参观等形式,知道几种目前常用的科学研究工具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科学研究工具的作用 
* 天文望远镜的发明帮助人类把目光伸向遥远的太空。 
* 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得了解物质的细微结构变成可能。 
3.科学方法、能力 
目标1通过有目的、有意义的认识活动,提高观察与分析能力,注重观察的广度、注意力的分配、集中性和稳定性。 
科学观察 
* 认识科学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行为。 
* 会使用给定的工具进行观察。 
* 在观察中注意主要对象,合理分配注意力,培养注意的稳定性。 
观察和分析的结合 
* 知道观察的重点在考察事物的特性、品质上,会进行定性观察。 
* 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作简单的比较分析。 
* 通过与其他事物的比较、分析,增强感性认识。 
观察结果的处理方法和能力 
* 能如实记录观察结果。 
* 能运用语言、文字完整表达观察结果。 
* 综合观察结果,与预想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目标2 通过参与小实验,小制作等科技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学会区分各种类别的实验,初步具备实验技能。 
实际操作能力 
* 了解常用仪器的性能,能安全正确地使用仪器。 
* 能按要求在给定器材中选出有关材料,组装成简单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 能在指导下制作简单的科技小模型。 
实验技能 
* 知道各种类别的实验,初步培养分析、推理的实验能力。 
* 能进行对比实验,分析哪些因素与实验结果有关。 
* 能进行模拟实验,对模型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类比推出结论。 
* 能利用日常生活器材或废旧物品设计简单实验,演示某些现象,说明科学道理。 
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和能力 
* 坚持实事求是,实验结果的处理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 对实验结果作合理分析,并作出初步的判断。 
目标3通过接触简单的科学探究项目,对科学研究全过程有认识,培养参与简单科学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能力。 
发现问题的能力 
* 能从学习、生活情境中提出可进行科学研究的问题。 
* 能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提出各种想法和预言,并设计成简单的科学研究成果。 科学的思维能力 
* 具有初步概括能力,能将常见的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抽象、概括,形成科学概念。 
* 具有初步推理能力,能从个别推出一般,或从一般识别个别。 
* 具有初步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能对事物、现象的各个方面或各个部分加以分析、综合,认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目标4 通过与同学、家长、亲友、社会的不断接触,及社会实践活动,学会收集、整理和初步运用多种信息的方法。 
信息收集的方法和能力 
* 学会有目的地开展调查研究,收集信息。 
* 能通过查询、搜集等方式获得所需的信息,能学会在网上收集信息的能力。 信息交流能力 
* 能够就调查结果进行相互交流,讨论。 
* 能够收集、整理数据,并作出正确解释。 
* 能运用口头、文字、绘画、图表等不同方式进行信息交流。 
信息处理能力 
* 学会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积累起来,树立信息累积的观念。 
* 初步学会将各种信息分类保存。 
4.科学行为、习惯 
目标1 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培养独立、自觉的学习行为习惯,激发求知欲。 
自觉的学习行为习惯 
* 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使之有序。 
* 养成不依赖家长,按时独立完成作业,自己检查的习惯。 
* 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养成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 
激发求知欲 
* 在科技活动中多提问,多问"为什么",养成问题意识,喜欢探索未知世界。 
*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试探性答案,通过实践活动予以证明。 
目标2通过日常生活的指导与教育,基本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行为和习惯。 
良好的个人生活行为和习惯 
* 了解人体的生理知识,合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 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达到较好的效果。 
* 自觉注意饮食、饮水、居住和娱乐卫生。 
* 重视心理卫生,养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情操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 认识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变化的特点,以健康的态度迎接青春期的到来。 
目标3 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生活的各个环节,培养遵守社会公德和法规,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等品质,并付诸行动。 
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 初步认识公害问题。 
* 节约水、电、煤和天然气,不滥用自然资源。 
* 保护森林、草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爱护鸟类。 
* 参与保护社区、街道、河道等清洁卫生的活动,为环境的整洁、优美出力。 
D段(13-15岁) 
 12-15岁相当于初中阶段。这一阶段的青少年身心发展进入了青春初期,思维的主要方式开始从形象思维为主发展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并重;自我意识发展迅速,自我控制与评价能力日趋成熟;已经能够认识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与作用,形成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因此,相应的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内容上在重视事实知识教育的同时,应逐步增强科学理论与观念的教育,要注重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方法、能力的训练,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在活动方式上应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特别要加强科技活动的综合性与系统性,从项目的提出、设计、操作到成果检验等方面应有较全面的要求。注重对青少年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让他们获得参与科学研究过程的体验,培养他们具备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最基本的科学探索方法,为终身学习与不断创新打下基础。  
1.科学观念、精神、态度 
目标1通过大量的科学知识学习以及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了解,初步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建立科学必胜的信念,培养创新意识。 
科学技术的本质 
* 知道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识,技术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 
* 知道人类对科学真理的认识是相对的,人类创造的技术是不断改进和发展的。 
* 知道科学和技术两者结合才能产生社会效益。 
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 通过调查、考察,初步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意义。 
* 知道科学技术与国家强盛、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关系。 
* 认识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自身价值之间的关系。 
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 知道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什么是迷信;知道科学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 知道科学本质,认同科学价值观,初步确立对科学技术的坚定信念。 
* 知道科学有事实性、真理性和规律性,科学实验是探索科学规律的必要手段。 
* 能依据典型事例说出科学技术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坚定的科学信念 
* 具有认识科学、了解科学、掌握科学、尊重科学的信心。 
* 相信科学能战胜愚昧,技术会带来光明,科技创新将不断改变人类的生活面貌。 
* 初步建立走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道路的志向。 
创新意识 
* 初步认识创新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逐步培养科学创新的思想。 
* 知道创新应有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 
目标2通过大量的科学知识学习和科技活动,在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信科学,逐步树立客观、求真、探索、合作、竞争等科学精神。 
对科学和技术的追求 
* 有振兴国家科技事业的理想,有学科学、用科学的愿望,有掌握科学技术的责任感。 
* 培养质疑和渴望了解新知识的精神。 
科学品质的养成 
* 尊重客观事实,大胆实践,不迷信,不盲从,有批判和创新意识。 
* 乐意合作,奋发进取,胜不骄,败不馁,敢于竞争,敢为人先。 
* 从内心对科学发现和科学家的成就充满敬意,萌发科技创新活动的愿望。 
目标3 通过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和运用科学的客观标准和准则评价科学现象和事物,学会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不唯书、不唯上,积极探索,服从真理,敢于创新,持之以恒。 
对已知科学现象的探究 
* 刻苦钻研,举一反三,拓宽自身的科学知识。 
* 大胆质疑,主动思考,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 
* 以科学知识和原理为载体,努力提高科学学习与研究方法的水平。 
科学学习和探究中的竞争和创新 
* 在科学学习和探究过程中学会既合作又竞争。 
* 在学习前人创造的知识的同时,学会反思。 
* 在科学学习中不畏艰难,不循旧规,敢于创新。 
2.科学知识、技能 
(1)生命科学 
 科学知识与技能的普及活动,应努力使青少年加深对学校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拓展其知识面,尤其要注意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在技能普及活动方面应对青少年的有关学科技能加以巩固与拓展,形成综合运用能力。 
目标1 通过对人体自身生命活动的进一步认识,理解青春期健康的基本知识,懂得人类传染病的防治。 
人体与保健 
* 知道青春期健康的基本知识。 
* 能正确对待自身的青春期发育,知道如何自我保健,健康度过青春期。 
传染病的防治 
* 知道传染病传播的一般途径,以及周围常见的传染病。 
* 知道人类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社会宣传。 
* 知道几类常见传染病的防治方法,参与防治当地传染病的社会实践(在安全条件下)。 
目标2 通过对动植物的光学显微观察,理解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懂得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基本规律,树立局部与整体相互关系的科学认识。 
生命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 通过对周围常见的动(植)物的显微观察,进一步认识动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 通过实践,知道典型动(植)物的解剖结构及其功能。 
* 通过实例,理解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目标3通过阅读、考察等活动,认识生命的类群和多样性,知道利用这些知识科学地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 
生命的类群和生物多样性 
* 通过考察,知道周围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资源可持续利用。 
* 通过考察,知道周围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资源可持续利用。 
* 通过考察,知道周围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及其资源可持续利用。 
目标4通过实验活动,认识生命新陈代谢的基本道理,并利用这些道理进行种养试验,学习种养技术。 
生命体的新陈代谢 
* 通过种植常见植物实验,认识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道理(如光合作用),并能应用这些原理进行种植试验。 
* 通过养殖常见动物实验,认识动物生命活动的基本道理(如呼吸过程),并能应用这些原理进行养殖试验。 
* 通过培养常见微生物实验,认识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特点,知道怎样利用和控制微生物的生长。 
* 知道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目标5 通过观察、阅读、考察等活动,认识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的科学事实与道理。 
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 从常见动(植)物的繁殖现象观察中理解动植物有性生殖的基本过程。 
* 通过实验理解植物无性繁殖的基本道理,并能进行花卉、果树等的无性繁殖。 
* 从实验和对自然现象观察中理解遗传与变异的科学事实,并能进行有关小实验。 
* 从资料的分析比较中理解生物进化的理论,并能应用进化理论来解释一些生命现象。 
目标6通过对周围生态现象的观察与探究,认识生命体的行为,生命体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圈等生命现象及其规律。 
生命的行为及与环境的关系 
* 观察并认识周围环境对生命体的影响。 
* 观察并认识周围生命体对环境的适应及影响。 
* 能举例说明观察并理解生命体某些行为的意义(如求偶)。 
* 从周围生态现象的事实中理解生物圈的范围。 
* 能从生命体与环境的关系角度理解人类应当保护环境。 
* 了解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及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的途径。 
目标7通过参观、考察、实验、种养实践、小课题研究等形式,培养关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生命科学研究技能 
* 了解电子扫描显微镜隧道显微镜等等先进仪器的作用。 
* 学会光学显微镜操作、解剖、标本制作等实验技能。 * 学会生物绘图、生物摄影等观察记录技能。 
* 参观自然保护区,学习野外生态考察的综合技能。 
(2)基本物质科学 
目标1 通过物质科学知识的课外阅读、实验、考察等活动,认识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学会认识和分析简单的物理和化学现象。 
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功能 
* 认识构成身边物体的常用物质的性质和功能。 
* 能按特性对常见物质进行简单分类。 
* 通过课外实验,进一步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处于运动变化中的。 
* 能从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角度理解元素、化合物之间的区别。 
* 知道金属和非金属的主要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化合物性质中的反映。 
* 通过课外实验和观察,理解物质的简单化学反应。 
目标2 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等活动,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认识物质的运动和状态变化特点及其基本规律。 
物质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 能用实验说明物质可以通过一定方式与其他物质发生作用和化学反应,形成具有新特性的物质,而参与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 知道物质相互作用和变化的规律,以及物质在相互作用和化学反应中的变化。 
* 能从分子和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知道同一种化学元素有不同形态、结构、性质,不同化学元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组合成各种化合物。 
物质与物体运动 
* 理解物体受到不平衡的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 
* 物体运动状态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 物体运动状态可以通过它的速度、运动方向和位置来描述。 
* 认识光的传播、热的传递、磁场的形成、电流的变化和电磁效应等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目标3 通过物理、化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理解能量传递、转化的规律和能量守恒的特点。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 知道能量是物质具有的属性,能量与热、光、电、机械运动、声的性质有关。物质变化都涉及能量的改变。 
* 理解能量守恒观点,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 
* 知道能的种类和能量转化的特点。 
目标4 通过增进对各种材料和能源的认识,了解各种能源开发利用的方法和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成就,理解人类和环境的关系及环境保护的意义。 
人类对物质的开发和利用 
了解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如钢铁、石油)。 
* 了解能源的分类和基本特点,知道对能源保护的意义以及人类活动对能源的影响。 
* 了解周围的主要能源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 
* 认识生活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形成(如酸雨、水体富营养化等)和防治的方法,了解正确使用化学制品的方法。 
(3)地球与空间科学 
目标1 通过观察、考察、阅读等活动,系统地认识地球的结构及其运动。 
地球的圈层结构 
* 知道地球分成若干个圈层。地壳运动、大气变化等能引起海陆变迁。 
* 知道地球表面分布有很多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和石油、天然气、煤及地热等能源,它们是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必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它们有的是不可再生的。 
* 通过气象活动,知道低层大气的组成以及大气在不同高度有不同的性质。大气的运动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 通过模拟活动,认识自然界的水循环运动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它使海洋水、陆地水、地下水等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进而认识节约用水、建设水利工程、利用水资源的意义。 
* 通过考察活动知道土壤是由风化的岩石、死亡的植物、动物和细菌分解后产生的有机质构成的。 
* 认识有生命的有机体在地球系统中会影响大气的构成和加速岩石的风化。 
目标2通过观察、阅读等学科教学与科普活动,认识宇宙是由各级天体系统组成的。 
宇宙概况 
* 知道天体系统是若干大小不等的天体的集合体,在引力约束下作有规律的轨道运动。 
* 知道组成太阳系的行星除冥王星外,分为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它们的特征完全不同。 
* 知道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是不同等级的天体系统。 
* 知道宇宙是动态的和演化的。 
目标3通过讲座、阅读、地质考察等活动,认识地球的历史。 
地球的历史 
* 知道化石为生命和环境条件的变化提供了重要证据。 
* 知道地球的历史可分为五个时代,每个时代的地球表面情况有显著的不同。 
目标4 通过讲座、阅读、社会考察、实验等活动,认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认识各种自然灾害发生、发展的基本事实,增强抗灾能力。 * 通过考察,认识当前人类活动已对大气、水体、土地产生许多不良影响。 
* 认识减灾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 认识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4)军事科学 
 知道军用通信卫星、激光武器、雷达、电磁炮等的初浅知识。 
(5)科学前沿与高新技术 
目标1 通过参观、访问、考察、科普阅读等活动,了解生命的本质与智力起源、物质结构层次等当代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生命的本质和智力起源 
* 知道在人类文明史上,对生命及其本质的认识一直是引人注目的问题。 
* 知道人类对脑的了解还相当有限。 
物质的结构层次 
* 知道物质有宇观、宏观和微观三个层次。 
* 知道人们一直在探索物质是由哪些最基本的粒子构成的。 
目标2通过对电子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操作练习,对电子计算机学科以及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有较全面的认识。 
信息技术 
* 知道电子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 
* 了解住处技术的作用和意义。 
* 通过上网,体验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大大提高了效率。 
* 知道蕊片技术和光盘技术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存储量。 
电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 通过参观、考察,进一步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如数值计算、事务管理(人事、财务、物资等)、文字处理、图像处理、自动控制等。 
* 通过实践进一步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内部组成。 
* 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如二进制、字节、机器语言、操作系统等。 
* 初步了解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网络。 
* 学会电子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等。 
目标3通过参观、访问、考察、科普阅读等活动,进一步扩充对生物技术基础知识的了解。 
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 
* 了解细胞工程。 
* 了解酶工程。 
* 了解发酵工程。 
* 了解基因工程。 
* 知道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医药中的应用及其它潜在的用途。 
* 了解什么是克隆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及其存在的问题。 
目标4 通过参观、访问、考察、科普阅读等活动,加深对高新技术与人类生活之间关系的理解。 
高新技术与人类生活 
* 认识新能源技术是人类克服能源危机的主要手段之一。 
* 认识半导体材料及光电子材料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意义。 
* 了解核能的利用及其安全性的保障。 
* 认识海洋技术是开辟地球上"最后疆域"的主要依靠,对人类在地球上继续生存有重大意义。 
* 围绕环境保护技术,认识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 * 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6)实用技术 
目标1 通过制作、操作使用等活动,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 
工具使用 
* 扩大使用常用工具的范围,并了解常用工具的操作规范。 
* 学会合理地选择工具,适当组合使用。 
家用电器 
* 学会正确操作电视机、冰箱、空调、电话等家用电器,并知道基本工作原理。 
* 了解家用电器的简单保养方法。 
目标2通过参观、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知道并初步掌握1~2门与就业相关的技术。 
初步的就业准备 
* 对于木工、烹饪、裁剪等就业技术进一步增强操作性训练,提高熟练度。 * 视学校、家庭和当地社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的技术内容。 
目标3 通过各种科技活动,广泛接触休闲技术,培养个人兴趣,形成个性特长。 
日常生活中的技术 
* 提高创作模型的技能、技巧及观赏性。 
* 参与动物饲养、植物栽培和标本采集制作等活动。 
* 提高从事陶艺、摄影等活动的艺术水平。 
目标4通过参加各种科技作品的制作与各类探究性活动,培养科技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掌握科技创作的基本技法。 
* 鼓励发散性思维和有创见的想法。 * 进行简单的技术设计。 
(7)科学技术史 
目标1通过讲座、阅读、参观、访问、考察和实际模拟体验等形式,结合自然科学各学科知识的学习,了解科学和技术史上的重大史实。 
科学技术史上的重大史实 
* 生命科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 
* 物质科学:牛顿运动定律、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等。 
* 地球与空间科学:"地球中心论"的否定等。 
* 技术方面: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等。 
科学家和发明家 
* 了解科学家和发明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 把科学家与发明家同科学与技术发展史的不同阶段联系起来。 
目标2通过讲座、参观、考察等形式,了解科学研究工具与手段的发展,并理解它们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研究的工具和手段 
* 认识计算机是当今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 
* 了解各种高新技术手段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理解科学研究的工具与手段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标3 通过考察、参观、阅读等活动,学习科学与技术发展史,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正确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解 
* 学习和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 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史观点。 
3.科学方法、能力 
目标1 通过小实验和各种研究活动,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注重科学观察的全过程,学习将数学方法运用于观察过程,进行定量观察。 
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 
* 能确立明确、具体的观察目标。 
* 能设计完整的观察计划。 
* 能够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变化条件。 
* 能够写出完整的观察报告。 
定量观察的方法和能力 
* 能借助一定的测量工具,从量的方面对事物进行测定。 
* 能够运用数学工具,记录与描述观察现象。 
* 能通过定量测量比较,揭示事物之间在数量上的差别。 
* 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模型、逻辑推理等方法推测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正确认识观察法 
* 认识观察法在科学研究中存在局限性。 
* 意识到观察手段、设备会影响观察结果。 
* 认识观察法作为一种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常与其他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 
目标2 通过小实验、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动手实践的能力。初步学会科学实验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设计能力 
* 能将所学的科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科学假设)。 
* 能根据"科学假设"确立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能力 
* 知道一些常用仪器、设备的性能,并能正确地运用于操作中。 
* 学会科学地选择使用材料制作科技模型、作品,能够分析各主要部件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 
* 能考虑实验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 在实验中能密切注意各个细节,积极思考问题,随时调控实验过程。 
* 能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准确、及时地记录实验结果。 
定量的实验研究能力 
* 能借助测量仪器进行科学测量。 
* 初步学会应用统计方法处理有关数据。 
* 能将实验数据绘成简单图表,并根据图表分析和揭示事物变化的大致趋势。 科学描述和合作能力 
* 在实验中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 
* 能按给定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 能将实验结果通过研究报告、小论文等形式表达出来。 
目标3 通过对科学研究全过程的认识,在科学学习中发扬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全过程研究,对科学探究有初步的认识和尝试。 
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 了解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环节:发现问题、确立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研究资料、分析研究资料、进行验证、得出结论。 
* 能够对新现象、新知识提出怀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开展讨论。 
* 能够应用已有的知识对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或预言。 * 能运用各种实验方法进行初步的科学分析。 
* 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比较切合实际的结论。 
创新意识和能力 
* 学会独立思考,逐渐形成独立探究的能力。 
* 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 能够针对生产、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进行科学想象,提出技术改造的设想,形成设计方案。 
目标4通过对信息的选择、整理与思辨,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对获取的信息作出符合逻辑的推理与判断,有一定的信息交流能力。 
信息的选择和收集 
* 能够通过各种文献途径(包括电脑、网络)获取研究信息。 * 能够设计简单的调查方案,正确运用调查手段,准确及时地获取调查结果。 
对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 
* 能够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类比较。 
* 初步理解信息所反映的科学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 初步理解研究信息所反映的科学现象的本质属性。 
信息交流能力 
* 能根据积累的信息作简单的分析说明,与他人交流。 
* 不固执己见,乐于和他人交流,汲取多方面的意见。 
* 具有与他人分工合作共同研究的能力。 
4.科学行为、习惯 
目标1 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培养独立、自觉的学习习惯,探究性学习和不断钻研的学习习惯。 
独立、自觉的学习习惯 
* 开始独立安排和实施自己的学习计划。 
* 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自觉性。 
* 学会独立思考,开展一些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活动。 
* 能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 
探究性学习和不断钻研的习惯 
* 主动尝试性学习。 
* 会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入手,进行探究性学习。 
* 不断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钻研,寻求问题的答案。培养终生学习的习惯。 
目标2 通过学校、社区、乡镇和家庭生活的各个环节,培养关心环境,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行为、习惯。 
社会共同生活的习惯 
* 关心周围成员,营造团结、友好、向上的氛围。 
* 参与社区活动,利用节、假日了解社区内的情况。 
* 维护社会公德,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 
* 认识环境污染的种类,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等。 
* 自觉参加维护身边环境的活动。 
* 参予与宣传保护野生生物及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 结合所学的知识,宣传保护环境、生态的重要意义。 
* 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E段(16-18岁) 
 15-18岁是相当高中阶段,此年龄段的青年人进入了青春盛期,发育趋向成熟,抽象思维能力大大加强,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明显提高,自我意识和控制能力不断增强,开始形成较为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一部分人开始进入系统的学科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为将来专业学习作准备;另一部分人开始进入专业技术训练,为就业作准备或直接就业。因此这一年龄段青年人的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的重点是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科学方法、能力的形成,科学思想、观念、价值观的确立。在内容上应强调结合个人的特点学习相关的科学理论知识,更多地关注科技与社会的联系。在方式上应强调科技活动的自主性、多样性与实际意义,鼓励他们结合个人的学习或实践,提出并设计科技项目,见习或参与科学研究过程,解决学习或实践中的有关问题。 
1.科学态度 
目标1通过系统的科学知识学习、社会调查和科技实践活动,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史观,建立国家、社会与个人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持续发展的观念,形成正确的科学信念和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内在动力。 
科学技术的本质 
* 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个首要组成部分。 
* 科学技术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 "科教兴国"的提出正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全面落实。 
* 认识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技术。 
建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 现代科技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是辩证的关系,青年不仅要成为现代科技的支持者、后备队,而且要成为克服科技负面影响的生力军。 
* 形成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 尊重事实,不带任何先验的成分探求事物的规律。懂得做学问要严谨踏实,不应主观臆断,弄虚作假。 
* 正确对待科技成果,反对利用科技成果危害人类,破坏环境。 
树立坚定的科学信念 
* 确信科学崇尚真理,知道科学与真理都是在发展的。 
* 确信科学真理既给人类带来物质的利益,也带来精神的力量。 
* 在相信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意识到它的局限性和负面效应。 
目标2 通过科学学习与科技活动,培养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立志学好科学技术,愿为科学进步、技术创新奋斗终身的精神,初步形成创新人格。 
对科学问题的积极建议和探索 
* 对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进行科学分析,提出有科学依据的见解。 
* 积极抵制周围生活中的反科学、伪科学现象,与封建迷信作坚决的斗争。 
* 对验证科学真理充满兴趣,积极实践。 
对科学问题的积极评价 
* 主动收集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信息。 
* 努力寻找评价科学问题的论据和论点,积极寻求结论,能运用结论解释科学现象及其规律。 
* 学习运用信息源和激活信息的方法评估科学知识的可靠性。 
* 正确认识和评价科学探索中的人格力量,学习科学家和发明家不屈不挠、坚持不懈地探索真理、为真理献身的精神。 
发展创新人格 
* 有较强的自觉性与独立性,不满足于现状,具有强烈的创造愿望。 
* 有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 
* 知识面广,善于观察,敢于思辩、勇于实证。 
目标3通过多渠道的科学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主动学习和探索科学规律的动机,形成积极的批判性的科学态度。 
积极的科学态度 
* 尊重客观、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激发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作贡献的愿望,把热爱科学、贡献社会的美好愿望引导到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实践中去,重在主动参与。 
* 崇尚独立思考,勇于尝试,敢于反思,追求真理的人格。 
2.科学知识、技能 
(1)生命科学 
 科技知识的普及活动,应努力使青年人加深对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的理解,并拓展其知识面,尤其要注意跨学科的综合性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在技能教育方面应进一步对其有关学科技能加以巩固与拓展,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目标1通过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进一步认识,掌握青春期保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 
人体与保健 
* 掌握人体生命活动的生理知识。 
* 掌握青春期保健的基本知识(生理和心理),保持自身身心健康。 
* 了解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 知道烟、酒毒品的危险,能自觉远离烟、酒毒品。 
目标2通过阅读讲座等活动,加强对细胞显微结构的认识,掌握生命体的最基本结构与功能。 
生命的结构和功能 
* 掌握细胞的显微结构,理解主要细胞器的功能。 
* 理解生命整体活动与细胞活动的关系。 
* 理解生命体结构的有序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整体之间的关系)。 
* 了解生命过程的平衡性和脆弱性,加强保健意识。 
目标3通过阅读、调查、考察等活动,从动态角度掌握生命体的类型与多样性。 
生命的类型与多样性 
* 掌握生命体的各种生态类型。 
* 掌握生命体类型的渐变与突变。 
* 知道基因工程在物种改良上的作用。 
目标4 通过阅读、实验观察、课题研究等活动,从动态变化中掌握生命的新陈代谢规律。 
生命体的新陈代谢 
* 掌握生命新陈代谢的一般概念。 
* 掌握生命体内几种主要物质的转化过程概况(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合成分解等)。 
* 了解生命体内能量代谢的过程。 
目标5通过阅读、调查、考察、课题研究等活动,理解生命延续的规律。 
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 了解生命周期与生殖过程。 
* 了解DNA及RNA及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 了解基因控制的蛋白质合成过程。 
* 了解遗传的基本规律。 
* 了解变异与遗传的关系及变异的类型与作用。 
* 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 
* 懂得科学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能在实验中应用。 
目标6通过阅读、调查、考察、课题研究等活动,掌握生命的行为、生命与环境的关系等现象的本质。 
生命的行为及生命与环境的关系 
* 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如食物链、食物网等)。 
* 掌握生态系统及其动态平衡。 
* 掌握物质在生物圈内的循环过程。 
* 掌握能量在生物圈内的流动过程。 
* 理解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机制和意义。 
* 慎重引入外地物种(外来种)。 
(2)基本物质科学 
目标1 通过阅读、实验、课题研究等活动,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并能把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联系起来。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 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是物质结构的重要内容,是引导思维进入微观世界的基础。 * 理解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核力、核反应等内容。 
* 从元素、单质、化合物和它们的分子与原子细微结构出发,理解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认识物质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 了解物质多样性,可以利用我国丰富资源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新化合物来代替原有材料是可能的如稀土金属等。 
目标2通过阅读、实验、课题研究等活动,进一步了解物质运动和变化的规律,运动和力的关系,更好地理解力的概念。 
化学反应 
* 知道化学反应在我们周围和人体内部普遍存在。 
* 知道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最主要途径,与此同时伴随能量变化。 * 知道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 
* 了解创造新物质避免产生污染-绿色化学概念。 
* 知道化学反应与物质微观结构之间紧密相连。 
* 知道检测反应物质的各种新手段和方法的发展,如观察微观、超快过程、衡量物质的新方法 
物体与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 
* 理解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宇宙中没有任何物体处于"绝对"静止状态。 
* 知道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改变。 
* 理解只要有一个作用力,就会有一个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 了解引力、静电力和电磁力的性质及其数量关系。 
目标3 通过阅读、实验、课题研究等活动,初步能够用能量的观点分析现象。 
* 知道波(电磁波、声波、地震波、水波和光波等)具有能量,波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传递能量。 
* 理解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的能量是以场的形式传递的。 
* 了解能量的不连续性。 
(3)地球与空间科学 
目标1通过阅读、观察、考察、课题研究等活动,认识地球系统的能量对各种循环的作用。 
地球系统的能量 
* 知道地球内热和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内部能源和外部能源。 
* 知道太阳对地球表面和大气加热,在大气和海洋产生了对流,这种对流又产生了风和洋流。 * 理解全球气候变化是由太阳在地球表面附近的能量传递决定的。 
目标2 通过阅读、考察、课题研究等活动,认识太阳系及其成员的运动特征。 
太阳和太阳系 
* 知道太阳是由炽热气体构成的恒星。它的表面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 知道太阳是地球上各种现象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能量来自它中心的核聚变反应。 
* 知道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 
* 知道引力保持行星沿着轨道围绕太阳旋转。九大行星绕日公转有公共面、同向性和近圆形轨道的特征。 
* 地球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它除了绕太阳公转外,还绕地轴自转。地球自转和公转会产生许多自然现象。 
目标3通过讲座、阅读、课题研究等活动,认识地球和宇宙的历史证据,建立地球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概念。 
宇宙的起源和演变 
* 了解宇宙的起源有各种假说。"大爆炸"理论,该学说认为宇宙起源于150亿年以前。它起始于高温稠密状态,从那时起就一直在不断膨胀。 
* 认识在宇宙历史的早期,物质聚集成为数众多的星系。目前的数十亿个星系是构成宇宙的基本成员,它们是被引力作用束缚在一起的数十亿个或更多的恒星形成的。 
* 认识所有的恒星都有其起源和演化,也就是都有各自的生、老、病、死。 
地球系统的起源与演变 
* 知道太阳、地球及太阳系中的其他部分是46亿年前由尘埃和气体构成的一个星云演变而成的。早期的地球与现在生活的地球有很大不同。 
* 了解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深层过程和地球层、图相互作用的动力。 
* 知道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运动与当今地球表面块体分布的现象。 
* 知道观察岩层和利用化石可以估算地质时间。 
* 知道陆地、海洋、大气和生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地球系统的不断演变。 
* 知道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海情、大气和日地关系的相互作用与全球变化。 
目标4通过讲座、阅读、社会考察、课题研究等活动,认识人类进步必须与环境协调发展。 
人类与环境 
* 知道各种自然灾害发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抗灾意识与能力。 
* 正确理解人类的发展和生存空间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 理解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违反环境协调规律,将产生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 
* 知道自然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应通过只修水利、建立气象预报、植树造林、地震监测等工作解决。 
* 知道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要通过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解决。 
(4)军事科学  
 知道电子战、水下声纳快速反应部队的知识 
(5)科学前沿与高新技术 
目标1通过参观、访问、考察、调查、阅读等活动,进一步了解当代自然科学中四大基本问题的研究现状。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 了解"宇宙大爆炸"模型。对人类认识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所做的贡献,并对认识的深化所起的推动作用。 
* 知道(恒星级)黑洞是某些类型恒星的演化终端的必然产物,并没有神密色采。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 
* 知道地球起源与演化的研究新进展。 
* 认识地球环境的演化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 
生命的本质与智力的起源 
* 了解进化是自然选择和自组织结合的产物。 
* 知道细胞起源是生命起源的重要问题。 
* 认识、揭开人脑的奥秘是关系智力的核心问题,是没有终极的科学探索。 
目标2通过对电子计算机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进一步学习、操作,对电子计算机学科及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有全面的认识。 
信息技术 
* 会初步运用网络收集信息。 
* 初步了解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 
* 了解计算机管理信息的方式方法。 
电子计算机学科 
* 学会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文字和简单的图形处理。 
* 懂得一些软件应用的基础知识。 
* 初步了解多媒体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目标3通过参观、考察、调查、阅读等活动,加强与拓宽生物学科知识,了解生物技术的概貌。 
生物技术概貌 
* 知道生物技术包括酶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代谢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生物蕊片技术。 
* 认识酶工程利用酶的特异催化功能能快速、高效地生产相应产品。知道生物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和作用。 
* 了解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在食品及医药工业上应用的情况。 
* 初步了解基因工程内容及其应用。 
* 了解人类基因图谱的基因组研究对人类的影响。 
* 了解生物蕊片在未来计算机上应用的可能性,了解DNA蕊片的应用价值。 
目标4通过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分析所知高新技术,了解高新技术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并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高新技术与人类 
* 了解高新技术主要是指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等。 
* 在新材料技术方面,知道新型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特殊功能材料,(超导材料及纳米材料)的应用。 
* 了解激光在农业、生物技术和医学上的应用。 
* 正确理解人类探索宇宙空间行为的重大意义。 
(6)实用技术 
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学习、操作使用等活动,熟悉普通公用电子化设施。 
普通公用电子化设施 
* 知道邮局、银行、医院、博物馆等公共场所电子化设施的基本情况。 
* 会简单操作这些设施。 
目标2 通过讲座、社会调查、实习等形式,初步形成职业意识,并掌握一些与就业有关的技能。 
就业准备 
* 根据所在地的实际,熟悉当地的产业经济与就业信息。 
* 结合学工、学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职业技能教育。 
* 通过开设电工、家电维修、办公自动化或与农林牧副渔相关的技能课程,有针对性地提高就业技能。 
目标3 通过实验、制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学会实用性制作。 
科技制作 
* 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各种科技作品的制作活动。 
* 在陶艺、摄影、摄像等活动中,进一步提高技术和艺术水平,发展个人的特长。 
目标4 通过各种科技作品的制作与探究性活动,提高对技术的理解力,进一步了解技术的特性,培养开发新技术的能力。 
技术设计 
* 理解创新是技术设计的灵魂。 
* 了解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提出设计要求、收集设计资料、构建设计方案、实施设计方案、评价设计方案。 
(7)科学技术史 
目标1通过阅读、讲座、参观、访问、考察和实际模拟操作体验等活动,重点了解我国著名及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事迹。并且理解他们的工作对于科技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巨大作用。 科学家和发明家 
* 了解为我国科技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事迹。 
* 知道对世界科学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事迹及对人类进步的贡献(如爱因斯坦等)。 
目标2通过讲座、参观、课题研究等活动,围绕科学发现的具体事例,理解科学研究的工具、手段与科学研究的紧密关系。 
科学研究的工具和手段 
* 认识科学研究工具和手段的更新直接对科学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 知道科学研究工具、手段的更新与提高是科学研究取得突破的先决条件,因此它们本身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 知道研究工具和手段的进步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目标3 通过历史事例,进一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性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关系,加深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理解。 
历史的观点 
* 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科学事业的意义。 
* 从历史的观点认识"积累"和创新在科学进步与现代文明发展中的重大意义。 
发展的观点 
* 理解科学技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 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时代的限制。 
辩证的观点 
* 认识科学是双刃剑。 * 树立正确对待科学新发现与技术新发明的态度。 
目标4让青年人知道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永无定论的争论。 
* 科学不是惟一,科学不是可能,科学的负面影响。 
* 当代科学或许只是科学中的一种。 
* 科学与人文的分离、整合。 
* 科学的未来与未来的科学。 
3.科学方法、能力 
目标1通过强化实践,发挥课外实习、实验的功能,注重科学知识的形成和实际应用过程,增强对科学研究的参与、体验与内化。 
强化实践环节,提高实验能力 
* 增强实际操作的体验,使"学知"与"学做"相结合。在科学探究实践中学习科学,实践科学方法。 
* 充分发挥实习、实验教学的功能,将设计、测量、验证、探究有机组合。 
* 在实习、实验中有针对性地突出观察、建模、抽象、应用四个环节,将科学内容的学习与现代生活、生产相结合。 
掌握科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 
* 认识科学方法是科学创造的工具,是人们发现新现象、提出新理论的手段,是人们运用智慧协调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联系的途径。 
* 重视实习,通过实习、实验,强化已有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联系,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相联系的观点。 
目标2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认识与掌握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和过程,培养积极探索,解决问题,自主发现和创新的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 
* 注意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强化探究性学习环节,鼓励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 鼓励形成独特见解,保持产生一切新想法的积极性,积极创新。 
思维方法、能力培养 
* 注重由知识点的切入到理解知识的本质,提高领悟能力。 
* 不断提高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的水平。 
* 初步学会运用系统论的科学方法,主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 
* 在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完成科学方法的学习。 
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 能结合实际提出问题,构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 能根据需要设计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步骤、分析研究结果并得出结论。 
* 在开展研究过程中,能依据设计与研究过程,选择、改进研究计划,地收集数据,分析和处理数据,写出研究报告。 
发展创造性思维,致力于科学探究 
* 致力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 学会针对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 
* 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尝试独立完成一些有价值的科研课题。 
目标3通过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对信息的认识与处理,培养现代信息观念和信息识别、收集、交流、处理、应用的能力。 
专题信息收集能力 
* 培养资料收集能力,学会目录索引、重点文章追溯、网上检索等资料收集方法。 
* 能够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方法对自然界或社会的某些专题进行调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研究信息。 
* 养成平常积累和搜集各种文献资料的习惯,持之以恒。 
* 对信息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形成有价值的资料。 
信息交流能力 
* 注重在科学探究中,相互之间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 在科学讨论中不仅能听懂,分析、判断他人的观点,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能正确引用他人的观点。 
* 学会运用多种不同的交流方式(例如口头、文字、图表、电子、数字等方式)。 
4.科学行为、习惯 
目标1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养成具有批判性的个性化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批判性学习习惯 
* 形成较强的反思能力,能经常分析、检讨学习中的成败得失。 
* 独立思考,不轻信书,不轻易下结论,强调亲身的学习体验。 
个性化学习习惯 
* 初步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 
* 形成学无止境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 
目标2通过参观、考察、访问等活动,了解社会发展与科技的关系,形成社会责任感,对保护环境和生态能作出正确应答。 具有社会责任感,参与社会活动 
* 关注社区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现状与变化,积极为提高社区的环境质量出力。 
* 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提高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提高社区的人文环境质量。 
保护环境和生态 
* 认识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 
* 树立人与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能源、环境、人口等问题能作出正确判断。对环境、生态问题能主动作调查研究,并参与提出对策建议。
 
     
   
     
     
     
 
 
 
Copyright ©2001-2013 黑龙江科普城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黑龙江省科技信息中心(中国龙网)
TEL:(0451)82623994 caih@ems.dragon.net.cn 黑ICP备07501953号